启智育人,博识敦行

服务地方

服务地方

首页 >> 服务地方 >> 正文

【教育服务】转载人民网报道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以推普为笔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发布日期:2025-05-26    作者:管苗苗,编辑:梁丽莹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点击:


基地教师在乡村小学课堂开展语言文字互动游戏。陈欢摄

“以前在课堂上总担心自己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经过专家一对一辅导,现在教学更有底气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五小学骆老师参加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举办的广西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后感慨道。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21年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四年来,学校立足桂中大地,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培训、特色化实践、全域化宣传,探索出一条“推普强师能、语言惠民生、文化润乡土”创新路径。

为乡村教育“强基造血”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将提升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列为重点工程,构建起“专家引领+分层教学+跟踪指导”的精准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地区教师的实际需求,学校组建了由普通话国家级测试员领衔,专家、辅导教师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培训工作团队。团队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培训体系,依托超星学习通、畅言普通话APP、腾讯会议等平台,以专家集中授课、教师一对一辅导、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解读、普通话水平测试与训练、教师语言艺术、汉字书写规范与字理教学等专题培训。

首期培训班面向来宾市忻城县100多名中小学教师开班,经过200课时的系统学习,参训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提升至96%。当前,培训范围由忻城县扩展至11个市(区)、县,已为2000余名乡村教师量身定制“语言能力+教学技能”双提升课程。

让推普行动“扎根乡土”

每年暑期,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经典润乡土”实践团队的身影便活跃在少数民族村寨的各个角落。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将经典诵读与抛绣球、三人板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度融合,让瑶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掌握普通话发音技巧。2024年,学校10支实践团队中有2支入选全国重点团队,通过朗诵培训、方言结对、创意大赛等多元化形式,举办了“普通话搭桥梁,农产品出乡村”助农活动和“汉字谐音奇妙之旅”趣味教学,有效激发乡村群众语言学习热情。该实践项目连续两年获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学生在服务中深化国情认知,增强使命担当。

促推普成果“遍地开花”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以“多维联动、精准辐射”为原则,构建“文化浸润+校地协同+分层培训”的立体化推普网络,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扎根乡村沃土。

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程阳八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言文字基地组织建设了侗寨语言文字景观项目,以普通话和侗族双语教学的形式建成“侗音流韵”文化长廊,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景观;在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16米长的壮乡文化长廊展示了中华民族经典故事、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及普通话推广内容,成为乡村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重要阵地。

通过“语言文字+旅游康养”的模式,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鼓励村民在日常交流、旅游接待、文化传承等方面积极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提升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还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将教学研究与乡村语言文字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开发21节方言定制微课、10门语言课程及“走进经典”系列教学资源,为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推广普通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为乡村振兴打开一扇发展之窗。”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语言+教育”“语言+产业”“语言+文化”融合模式,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管苗苗)

基地教师在三江县平岩村向村民普及普通话知识。陈欢摄


媒体链接:http://gx.people.com.cn/n2/2025/0523/c179462-41237411.html

桂公网安备 45130202000157号